当前位置:

喜看移民用水欢

编辑:redcloud 2013-08-13 10:11:38

  “如果不是镇政府想办法,我们连生活用水都不保,要想建房子那就更加困难了。”8月10日,地处全省最大在建水利工程——托口电站库区的会同县朗江镇集镇移民陈再光,谈起他们的用水情况,边用水淋湿他家新建楼房的现浇楼面,边感慨地说。

  朗江镇集镇依山而立,共有需在原址基础上抬高新建的托口电站移民1474人400多户,目前正处移民建房高峰期。早在7月17日,该集镇因建房用水过多,对其供水、库容量达10万立方米的蛤蟆塘小二型水库就彻底干涸。

  “无论如何,哪怕就是人工挑、用车子拖,我们也要把他们的用水供上。”该镇党委书记王松说,由于托口电站计划于 今年9月20日下闸蓄水,用水问题不仅牵涉全镇移民生活问题,同时事关移民任务能否完成。于是,他们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经与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协商,紧急启用了净化设施尚未完工、原定今年11月底才能启动、日供水量达120吨的集镇安全饮水工程,并在原供水点干涸的情况下,投资10万元另外抢修了从集镇附近朗江电站库区抽水的提水工程,至7月21日,断水3天之后恢复了集镇供水,其抽水电费每天达254元。

  “虽然,我们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但与他们的实际需求来说,还是有些紧张。并且,新修的提水工程得有人管理。”该镇镇长蒋健补充道。为此,他们安排了乡水管站站长、文广站站长2人管工地和集镇所在地的朗江村村长管泵房、集镇饮水工程看管员管水厂,实行白天用水保建房、晚上用水进水缸的管理制度,即每天晚上8点关闭建房用水,每户移民配发一个储水缸,并因集镇安全饮水工程净化设施尚未使用,将集镇范围及周边5口水井分区管理起来,按照“先群众后干部”的要求组织大家错时取水和对修建有蓄水池的水井每隔3天供水一次,基本保证了集镇建房及移民生活用水。

  “移民用水主要是建房养护用水量大,这么大热的一天,基本上得每隔1个小时浇水一次。”谈起自己的工作情况,该镇水管站站长李任冬感到这段时间诚惶诚恐、力不从心。他说,仅每天晚上关闭建房用水,他要到各建房工地查看,共600多个龙头,若发现漏水或群众反映用水故障,哪怕太阳再大,他也得立刻前往维修,一天到晚转过不停,并生怕老百姓嫌他工作不力而怪罪。“当然,能够在关键时刻为老百姓做点事,我还是觉得有意义的。”他笑道。

  作者:杨华晓 宋立新 谢启江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