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新闻网讯 近日,会同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开庭审理,原因在于该案的审理涉及到了被告的隐私,该庭鉴于被告行使其正当的权利,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准许了被告的申请。
唐某(女)与杨某(男)原本系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亲人朋友的祝福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婚后生育一对乖巧儿女,生活过得和谐融洽。然而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也许太过美好或平淡,故事的转折往往就在此时悄然发生。
2000年初,杨某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妻子商量好外出打工。挥别儿女,被告毅然无法停止自己朝广东出走的步履。和许多外出务工者一样,杨某能吃苦耐劳,几年下来杨某学得了几门手艺,尽管在外打工辛苦,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被告在经济上慢慢变得富足起来。读者看到这里或许认为这又是一个俗套的故事,但与其他当事人不同的是,对于被告来说却遭遇了人生中巨大的不幸。同是婚姻家庭的分裂,却有着不同的故事。
就在天各一方的生活持续到最近几年的时候,杨某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时常感冒发烧,但又没有明确的原因,因此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一次体检中,杨某被诊断出患有重病。这一消息,如同五雷轰顶,杨某几近崩溃,仿佛跌入无底深渊,却毫无抗争的勇气和能力,不知道该如何来面对妻儿,生活顿然一片阴霾。
然而,更让原告无法接受的是,多年分居生活的妻子变得不再善解人意。妻子不但没有同情丈夫的遭遇,与其患难与共,反倒是满腹的猜忌怀疑,避之若浼。于是,双方争吵不休,最终妻子将丈夫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法院审理过程中,唐某与杨某分别就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举证和质证,唐某坚持认为多年的分居生活是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而杨某认为自己不幸患重病引起妻子及其亲友的胡乱猜想并遭到了对方的嫌弃,才会对簿公堂。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后经法院依法组织调解,依然无果。
经查明,原、被告婚后,夫妻感情尚好。多年来,被告在外务工,双方聚多离少,维持生计的压力使得双方忽略了感情的培养,除了抚育孩子、孝敬老人,自己的婚姻才是整个家庭运转的枢纽,显然,双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原告怀疑被告患病系因其染有生活上的不良习惯遭到法院的驳斥,法院并不对当事人的隐私刨根究底,最终的说服力来自证据。
通过庭审调查,原告确有嫌弃被告的嫌疑,从原告提供的证据来看,并不能达到离婚的证明目的。同时,审判人员从法理与情理的层面,就本案的事实判断、法理适用问题,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详细释明。最后,法院对原告的离婚诉讼请求,当庭判决不予支持。通过在法院打官司,原告上了一堂法律课,更是一堂人生必修课。原告幡然醒悟,当庭表示不会上诉,服从法院判决。
作者:杨盛傑 张凌 文松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