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新闻网3月4日讯 (通讯员 宋泽计)“花开遍地,月满西楼”。伴着明月清风,徜徉绿柳河岸、幽深巷陌和那田间地头。空气中可以捉得住谁家米酒出坛的声响,可以摸得到谁家茶堂里炕上腊肉遇火后滋滋的气味。仿佛行走在王维菜篱荷塘、炊烟绕梁的诗中,诗的一头是宁静和恬适的田园,另一头是神秘亘古的久远。兀立的残垣见证千百年杨氏的延绵,潺潺的河水反复吟唱萝卜塘妹子那甜甜的笑颜。
几个月下来,我不断地收获着那些传说,桩桩件件从老奶奶的针线篮子里、从老大爷的花白胡须里抖落出来,除了亲切、新奇、还有神秘,我未曾料想,我日夜厮守的土地上竟然也是这般神奇。
“太极”
西楼坐落山间谷地之中,群山呈环抱之势。广坪河(古称大由江)∽型穿村而过,将西楼分成两块土鲶鱼的形状,鬼斧神工般制作出一幅天然“太极”图。太极是和、是包容,是古人解释身边事物的哲学。
西楼先民们因地制宜,依照了“太极”进行设计安排顺势建造居所:太极中,阳鱼属阳性,表示奇数,坐落着一个杨姓寨子——萝卜塘;阴鱼属阴性,表示偶数,坐落着两个杂姓寨子——上西楼与下西楼。而在阴阳鱼眼处建造了两座巨型建筑——回龙塔与花鼓楼。
“正棕”与“仄棕”
会同俗语云:“要说银子广,萝卜塘遝(tā,‘和’的意思)吉朗。”萝卜塘是西楼三个自然村寨之一,据传在明清时期,这个寨子就有“24坛金子和24坛银子”,是方圆百里最富庶的地方。
萝卜塘大多数为杨氏,寨子的上头有座“杨氏宗祠”,习惯称其为“上个家祠”;寨子下方也有座“杨氏宗祠”,则称之为“下个家祠”。现已有500来年的历史。
“上个家祠”大门的上方,也不知何时长出了两棵壮实的“棕树”。一棵长在大门的正上方,较为高大,人们便郑重其事地称呼为“正棕”,而另一棵比较矮小,长在大门的右上方,而这里恰好是靠近“下个家祠”的方位,当地人称之为“仄(会同话读如‘jiá’)棕”。
古老的墙头上长树,这都不算不上是什么怪事!但神奇的是,早期的萝卜塘杨氏,由长房、小房组成, “上个家祠”为小房所立,其始祖名为杨政宗,便理所当然地被后人称为“政宗公”, “政宗公”一房所立的家祠长出了“正棕”,天意还是巧合?期望智者解密。
“安寨神针”
在萝卜塘“上个家祠”背后,有一棵斜立着的沉香木,据杨氏家族流传下来的话说,已经枯死了400多年。
杨氏族中传言:“此树3000年不死,3000年不腐,3000年不倒。一旦倒伏,则寨中不宁,鸡犬不鸣。”杨氏族人于是敬奉其为安寨神树,每当初一、十五,则家家户户前往神树下焚香化纸,奉茶敬享,顶礼膜拜,成为杨氏族人的图腾了。
西楼村民众所周知,据老人传说,此树在100年前左右曾倒伏一次,当时寨中的鸡鸭猪狗果真不鸣不叫了,吓得杨氏族长赶紧召集族人商议,延请高师择日扶正。
神树的功效于是越传越神奇,说它身上掉下的一小点木屑都奇效显著,能治愈很多疑难杂症。据73岁的退休教师杨政梅老师介绍,在民国时期,朝阳乡公所就设立在萝卜塘“下个家祠”,当时有一位乡公所工作人员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四处求医,很久也未能治愈。一日,某人便告知该工作人员去家祠背后的神树祈求赐药用来煮水洗澡(相传到此树削木片做药必须由寨中长老亲自拜求),患者诚心求药,用后果然痊愈。
但无论传说如何,这棵已经枯死400多年的怪树确实让人顿生神秘之感。南方如此潮湿,没有采取过任何防腐措施的这样一棵死树为何不腐烂?南方气候变化很大,经历400年的日晒雨淋,它为何不被风化?
“三代墙”
在萝卜塘“下个家祠”,有一堵神奇的窨子屋外围墙。
这堵墙长约30来米,最高处约有10米样子,整面墙既有类似徽派建筑的青瓦和马头墙,又保存了我们南方建筑派系的青砖墙面。墙面上半部爬满了木莲,枝枝蔓蔓,青葱养眼,煞是好看。
这堵墙面,体现出“一堵青墙,三个年代”的独特的人文景观特色,较完好地保存着80年以来中国最富盛名的三个年代共五条宣传标语,当地人于是戏称它为“三代墙”。
疑似国民政府有三条标语,其中一条为:“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府,国民政府,一个领袖,蒋委员长。”据说,此标语大约写于1938年左右。此条标语历经80来年,尤其的文革10年而不被清除掉,不可不谓神奇。
红色大标语“农业学大寨”, 书写于1964年(后来村民自发重新填色1次)。毛泽东主席在1963年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看到这一条标语,不由不想起那段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来。
青色墙面上还有一幅长长的标语:“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民间曾经流行过“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牢记邓小平”的经典俗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从弱到强,百姓从贫到富,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需要代代相传。
一堵青墙,三个年代。中华民族近80年来的发展情况,已经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定格在这面青墙上了。它凝固了历史,凝固了时光,也凝固了三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和思想。
“西楼”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一个有很多很多故事的地方,我一边走,一边听,听老者们讲述所有的记忆,或真或虚,无不让我更热爱这块地方。我要把这些故事记下来,说给所有的人听……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