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椅的故事十:通 天 老 师

编辑:redcloud 2016-05-03 11:13:20

  嘉庆年间,高椅村出了个知晓天文地理的能人,外号“通天老师”。通天老师姓杨,法名法通,家住上寨栗子坪。

  法通自幼父母早逝,家贫如洗,幸得亲邻相助,才得以生存下来。十八岁那年,一道士见他聪慧乖灵,心地诚朴,遂收他为徒,赐法名“法通”。可是尽管他潜心学道,学得满腹经纶,但当地人并不信服他,认为他学到的只是雕虫小技,其目的只是混日子混饭吃,为此他很是苦恼。

  平日里很少有人请他做法事,门可罗雀,清寡冷淡,因此多半的日子他还是靠耕田种地过日子。

  某日,他到文古冲给人耕地,傍晚时候回家路经黄牛界,他觉得有点累,就坐在一棵枞树下歇口气,吸锅烟。

  叶子烟太浓烈,他吸过一锅烟后感到头晕目眩,不一会儿竟睡着了。迷糊中有一白胡子老者向他款款走来。白胡子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手持拂尘,向他传授呼风唤雨法术。白胡子老者传授完毕,就要离去。临走时白胡子老者叮嘱他一定要好善乐施 ,戒骄戒躁,为民造福。说毕就用手中的拂尘在他的脸额上来回拂扫了几下,再喷洒了一口仙水,即化作一股白烟倏地消失了。

  法通遇上了神仙,自此他得了真传,黄牛界这个地方此后改作“神仙界”。

  他没钱购置田地,就自己开荒垦地。他一般选择那种根本没有水源的高山顶上,把荒地开成良田,当地人把这种田称为“天水田”,其意是这种田没有水源,完全靠老天下雨才能耕作。

  有人曾看到他在太阳朗朗的晴天里去耕弄“天水田”,他不忙着驱牛动犁,而是先摆设祭品,尔后点上香烛,作揖打躬,嘴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太阳隐去,即刻就乌云密布,雷声大作,跟着就哗哗哗地下起了暴雨。开坼裂缝的“天水田”,不一会儿就装满整丘田的雨水。有了水,自然耕种起来就很方便。

  至今黄土坳和桐木冲、山云头顶上还有这种“天水田”。

  一天,太阳辣辣地晒着,法通赶着牛走到山云头顶上的“天水田”准备耕田。其时恰好一位从罗溪过来的汉子,看到法通准备耕“天水田”,觉得很好奇。汉子是一位贩纸的生意人,他有生以来,可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奇事,他死也不愿相信这“天水田”会有水耕田,这个其貌不扬的法通未必真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汉子说,如果今天真的能够下大雨,“天水田”能翻耕,他宁愿把这担纸送给你。法通笑笑,说挑纸贩卖几多的艰难,我也不忍心要你的纸,也不想让大雨淋湿你的纸。这样吧,这担纸我用树叶给遮住一半,另一半我就不管,到时你就别怪我了,说着摘了两三片树叶盖在一堆纸上。

  法通摆上祭品,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嘴中念念有词,开始施展法术。贩纸的汉子悠闲地点上一锅烟,看法通到底能搞出什么鬼名堂。一锅烟还没吸完,刹时间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贩纸的汉子只得捧着脑壳到大树底下躲雨。

  好一阵子,雨过天晴,“天水田”装满拍满的一丘田的水。再看那担纸,法通用树叶遮盖的那一半完好无损,另一半则淋湿成一摊纸浆。至此贩纸的汉子才抻出大拇指,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说:“佩服!佩服!奇人!”

  某年,靖州一带闹旱荒,连续三个月不下一滴雨。久旱无雨,田地荒芜,百姓向知府大人告急。知府大人焦急万分,出榜召集四处法师道人求雨。

  几十个法师道人聚集靖州城,法通也在其中。这些法师道人个个恃才傲物,互不信服,知府大人不知谁的本事大,也不知让谁来主持这求雨祭祀。就在知府大人犹豫难决的时候,一条大蛇摇头晃脑溜进祭坛,那些法师道人骇得一哄而散。唯有法通站在原地不动。

  法通说,大家别跑,我倒有个主意,请每位法师道人把自己的祖师棍竖在场地上,如果这条蛇爬上了谁的祖师棍,就说明谁的本事,就由谁来主持今天的求雨法事。知府大人说这个办法好,于是就让大家把自己的祖师棍插在场地上,等待着蛇的动静。

  那蛇就朝这根祖师棍嗅嗅,朝那根祖师棍闻闻,最后竟爬上了法通的祖师棍,知府大人就认定法通来作法。

  法通问是先让城里下雨,还是先让城外下雨。知府大人说黎民百姓盼雨心切,就让城外先下雨吧。

  法通遵命施展法术。片刻之间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天地间笼罩在一片雨帘之中。见此情景,其他法师道人羞惭难挡,纷纷掩面溜走了。

  事后知府大人赠与法通一匾额,上书“道法通天”四个字,此后法通就被人尊为“通天老师”。

  (作者 杨国峰 杨武强)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