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会同站9月19日讯(分站记者 许印文)广坪大湾有个叫“烂泥冲”的地方,从318省道下车,便一直沿着3米左右又弯又陡的黄土路上山、上山、再上山……
记者为了赶在天黑之前赶到高山上的秘密基地,一路咬牙攀登,不敢停歇。

据向导——这次采访的主角李福利介绍,多年前,他们几十户人家住在“烂泥冲”。人们为了赶集,来回都得摸黑赶路。最要命的是交公粮或是搞建设,需要挑上担子走这么陡长的山路,现在想都不敢想。
当然,李福利买了台盘式拖拉机,只要天不下雨,还是可以开着它翻过这座山的。

大约1小时的穿越奔袭,我们来到了李福利的罗汉果种植基地。秋日金色的夕阳抚摸着山峦,各种虫子和野鸟的鸣叫勾起了我不少童年的回忆。

李福利告诉我,对面山上那“绿色的瀑布”是他种的罗汉果。远远看去像层层叠叠的绿浪,从山顶奔流而下。或说成是铺天盖地的巨大蛛网,若真是蛛网,那得有一个修炼多少万年的蜘蛛精才能吐出那么多绿色丝绦呀!

近处看到罗汉果棚架的顶上,像涌动的绿色海洋。堆堆绿叶在夕阳里泛着金色的光芒。“无限风光在顶峰”,若不是来时的艰辛,怎么得见如此美丽的风景。可是令人心情激动的还不只是这些。

我钻到了棚子的底下,在这碧绿的天幕下,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细藤挂满了一个个圆溜溜的绿色果子。像是童话里葫芦娃一样可爱地随风抖动——这可是吸天地日月精华结出的精灵之果呀!
我一时想不出怎么来描写,只知道,果子很多,多得数不清;果子很圆,像一只只调皮的小西瓜……




“我真没料到,我种的罗汉果竟然比罗汉果之乡的还要好……”如今,李福利看到自己种出和罗汉果,比他在广西看到的果子还要大,还要好,心里非常高兴。他说,2015年,返乡创业的他,一时找不到中意的项目。偶然的机会听说广西有一种反季节桔子,可以春季下树、上市,利润非常可观。于是只身前往广西考察,可发现这种桔树周转时间长、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不适合草根创业。以为一无所获而打算回家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当地农民大量种植罗汉果。从当地农民口中得知,罗汉果一年便可挂果,投资少、见效快、市场也比稳定,于是把目光移到了罗汉果身上。

去年10月,李福利与妻子一同开始了罗汉果的种植项目。“这是一种愚公的精神,要把那一大片荒山全部整出来,挖坑、打桩、下肥、架棚、点花(人工授粉)……都是我们自己干,天没亮就上山,天不黑不回家,亲戚朋友都说我们两口子成了山上的‘野人’了。”妻子跟着丈夫没日没夜地辛苦劳动,他觉得自己付出了一年的辛劳不说,还把这几年在外面打工存下的积蓄搭上去了,甚至还在银行贷了2万块钱,到底能不能成功,她心里完全没有底,她说自己完全出于丈夫的信任。

而丈夫却说:“我们都是农民,农民不会怕劳动,不会怕天黑。自己的山、自己的地、自己动手干活,这些我们都不会害怕。”怕只怕天气不好,影响授粉的效果,花期一来,几个山头的果树等着授粉,如果天气不好,不能授粉,就会直接影响到果子成活率。所以在授粉的时期,他会在当地请上好几个工。

李福利说,今年丰收在望,但也怕市场不稳定。果子丰收了,却卖不出个好价钱,也是白忙活了。虽然李福利与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但他觉得自己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而且时刻还担心市场行情会波及收成。他计划今年修建一个加工厂房,将罗汉果进行成品加工。既可以相机出货规避风险,也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利润分成。但是光靠他一家的罗汉果基地,还远远不够办一个小型加工厂。

李福利说:“如果今年我赚钱了,大家可以跟我一起做,我可以教给乡亲们技术。”他觉得,自己今年如果真的成功赚钱了,一定要更多人一起通过种植罗汉果致富。除了帮助别人可以快乐自己,更重要的还是,给开办罗汉果加工厂提供了可靠的货源保障。

下山已然天黑。李福利说,他们夫妻俩平时都是这个时候才收工回家,而今天不同一往的是妻子已经在家里准备了晚饭。晚餐我们吃到他养的鸡、鹅、兔。他说,在“烂泥冲”的种植基地,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在果棚下可以种植生姜、玉米、红薯、果薯,今年的试种都取得了不错的收成。而玉米、红薯又给他养殖提供了原料,降低养殖成本,加之地处深山,自然环境优良能减少病害发生。今年李福利还在基地养殖出栏鹅、鸭、鸡共2000余只。
作者:许印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