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前沿‖大棚蔬菜让酿溪村摘掉“贫困帽”又快了一步

编辑:redcloud 2017-05-17 08:38:24

  

 

  会同新闻网5月10讯(实习记者 王礼丽 胡江勇 杨中理)“600斤萝卜菜?好嘞!那您明天准时过来拿。”村民龙秀放下手中的电话,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以前没用大棚种的时候,产量不高,菜的卖相也不好看,还得自己挑到集市上去卖,累死累活干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的政策是真得好,不用出家门,就有人上门来收,你看明天有人就要600斤的萝卜菜,我都来不及呢!”林城镇酿溪村村民龙秀笑着对记者说。

  在酿溪村,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错落有致地分立在绿油油的田间地头,远远望去,颇有一点十里连营的景象。大棚内种着不同品种的蔬菜,蕃茄、长豆角、旱菜、小油菜、辣椒等等,一个个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村民们锄草、浇水、杀虫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该村村主任甄宏连介绍,酿溪村属贫困村,全村10个组,1378人,共有165户贫困户,除了因病致贫,绝大部分是因为缺少技术,又无其他渠道来增加经济收入,仍以原始的农耕方式为主,生产力不高等原因致贫。

  为此,扶贫工作队及村委根据酿溪村靠近城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适宜蔬菜种植等特点,16年与博裕生态农业公司达成大棚蔬菜种植前期200亩的十年期限合同协议。企业承租农民土地每亩800元/年,企业再把承租的土地转包给农民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由企业根据本地的市场需求和公司的发展计划,适时和合理种植有关蔬菜品种,并由企业负责提供种籽、化肥和农药,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和保价收购,农民只需根据公司要求种好蔬菜便可,完全不用考虑销路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每个大棚建造费约为七八千左右,可是大棚的建造费用对贫困户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政府出资4000元,村民只需承担2000元左右就可以建造一个蔬菜大棚,贫困户优先,如此一来,很多村民跃跃欲试,先后建起蔬菜大棚,“我们村粟深亮一口气就建了20个大棚。”村主任甄宏连笑着说。

  

 

  “以前光靠种水稻一年的收入也就三四百元,种上大棚蔬菜后,算下来一年就有将近两万块的收入呢!”正在地里干活的唐玉秀看着自家菜棚里满园郁郁葱葱的蔬菜笑得合不拢嘴。“我租给企业2亩地,每年地的租金收入1600元,加上卖给企业的菜大概有一万多收入,加上老公务工的收入,除去开支今年能挣差不多三万块呢!”唐玉秀笑着给记者数了一笔帐。

  甄宏连告诉记者,唐玉秀是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没种大棚蔬菜之前家里仅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像唐玉秀这种情况的贫困户很多,种上大棚蔬菜后,看得见的收成,算得清的收入,让大伙信心倍增,纷纷表示要扩大生产,争取早日脱贫。

  “以去年大棚种植马铃薯一季为例,到今年三月份上市后供不应求,批发价达到8元一斤,以每个大棚产400斤计算,每个大棚收入大概在3000多元左右,两个大棚就有6000元,仅种植马铃薯这一个品种的收入就达到近一万元。如此下去,我们酿溪村很快就可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了。”甄宏连说。

  据了解,大棚蔬菜既帮助家门口的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又带动了村民创收增收,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欢迎。目前,已有60户村民正式与企业签订土地承租及返租合同,并争取在今年年底将全村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扶贫工作队还表示,蔬菜大棚种植仅仅只是酿溪村脱贫致富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进行2000只左右杂交大白兔养殖,以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