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扶轶事|扶贫女队长用“微爱”点亮贫困群众的心

编辑:redcloud 2018-12-24 16:05:15

会同新闻网12月24日讯记者 杨锐)“喔啰喔啰……”一早,金子岩侗族苗族乡白市村贫困户唐帮和拿着一大束菜叶正熟悉地唤叫着他的4只鹅崽。这已经是他今年喂的第二批鹅,第一批共10只鹅在上个星期已经售罄。而在往年,唐帮和最多每年只喂一批鹅,规模也只敢在10只以内,尽管这样,有可能都会出现滞销现象。

     

2016年,县文体旅广新局扶贫工作队进驻白市村后,队长杨作蓉了解到他家有养鹅的传统,但就是鹅的销路让他不敢扩大规模。杨作蓉随即将一条“深山中的生态鹅,可预定”的消息发往朋友圈,一下就收到了多条预定消息。

 

“鹅质量这么好,肯定会有人买,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你这里有鹅,退一步讲,如果还有剩余的,我个人帮你多买几只”杨作蓉的一席话给唐帮和吃了定心丸。按照脱贫计划,唐帮和从2017年开始,每年喂三批鹅,共30只左右,除去成本,预计年均增收3000元。

杨作蓉在朋友圈推销鹅


“我们的杨队长人很好,说话很随和,肯帮忙。有一次到我家来走访,看到我家还有几十斤冬笋滞销,她当场就用手机帮我联系了买家。”

 

“我家喂了20多只鸡,杨队长经常帮我在微信上销售鸡蛋。人耐烦的很。”

 

这是另外两个贫困户胡美香和贝志明对杨作蓉的评价。

 

白市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贫困村,群众大都靠家庭散养的家禽、家畜或是山上的林木来挣点钱过日子,但常常因交通不便、散养规模小数量少而打不开销路。为解决好群众的卖难问题,杨作蓉便想出了常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子、同事圈子、熟人圈子为困难群众们进行代销,平常收集好订单,趁回城休息的时候,再将预售的农产品带上来。2016年以来,杨作蓉已为白市村困难群众代销家禽家畜约1.2万元,自己购买约2000余元。

 

谈到今后的扶贫打算,杨作蓉告诉记者,她打算鼓励和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一些有特色的农产品,然后再联系一个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为深山里的土特产打开销路。为白市村的群众脱贫致富打下基础。

杨作蓉上门了解贫困户情况

 

杨作蓉从2015开始参加精准扶贫。2015年在林城镇瑶丰村参与精准扶贫并任第一书记,2016年在金子岩乡白市村参与精准扶贫并任第一书记。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扎根村里,与群众搭成一片,深入了解贫困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制定贫脱计划,落实扶贫政策,关爱贫困群众。

 

在林城镇瑶丰村,那里的贫困学生一提到杨作蓉,内心便充满感激,是杨作蓉建立的爱心档案让该村5名贫困孩子实现了他们的读书梦。

 

2015年,杨作蓉在瑶丰村扶贫时,了解到村上有5名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有辍学的危险。杨作蓉一边向相关部门申请进行政策性学费减免,另一方面在朋友圈中发起建立瑶丰村爱心挡案的倡议。倡议发起后得到了在市旅游局、市消防支队、芷江农行等单位工作的朋友大力支持。4个朋友加自己共5人,从2015年10月份起对5名贫困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即每月向爱心账号转账100元。到目前,每个贫困生已收到爱心款2400元。他们将一直帮扶5名贫困生到大学毕业。

爱心档案截图


2016年,杨作蓉的扶贫村换到了金子岩侗族苗族乡白市村,在扶贫之余,她看到村小学由于条件有限,学前班的小朋友上课用的都是高年级旧课桌板凳,坐着非常吃力。她便与深圳的一个朋友联系捐赠事宜,她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了。2017年的六一儿童节,六套六人座幼儿专用课桌椅、50套校服、50套文具送到了学校,与在校的50名学生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

崭新的幼儿专用课桌椅
 

学生们在做课间游戏


白市村小只有两个学生的一个班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