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端上的小康路①】瓦子坪村贫困户的“甜蜜”脱贫路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张圣曜 何开明 杨细浩 吴涛 编辑:许诺 2020-08-11 20:16:11

华声在线记者 赖泳源 张圣曜 通讯员 何开明 杨细浩 摄影 吴涛

(贫困户阳建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揭开巢蜜框。)

在蜜蜂飞舞的蜂箱前,贫困户阳建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揭开巢蜜框,上面爬满黑黄相间的小蜜蜂,黄澄澄的蜂蜜流淌下来。他告诉记者,再过段时间,又可以收割蜂蜜,借助网店卖给全国各地的网友。

这里是株洲醴陵市官庄镇瓦子坪村,几片巴掌大的平地,周边是风光迤逦的群山,大地给居民留下美景的同时,也带来了世代的贫穷。近几年来,在醴陵市纪委监委的驻村扶贫队和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精准结对帮扶贫困户脱贫的工作中,贫困户陆续脱贫,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危房改造,深山中的家信号满格

(阳建民在家里收看IPTV电视,翻看感兴趣的节目。)

车在山间盘旋环绕,葱郁的山林从眼前滑过。从村部开了几十分钟,记者来到阳建民的家。走上一个斜坡,他的新房子和老房子赫然展现在眼前。一家三口人,和年迈的母亲、女儿生活在一起。

在黄泥土坯老房子里,空旷漆黑,地面上坑坑洼洼,走进去要异常小心。家里最值钱的电器是90年代的一台老旧电视,体型硕大。目前,老房子主要用于饲养黄牛,成为阳建民脱贫增收的其中一件“利器”。

(阳建民和亲戚进行视频通话,深山里网络信号依然很好。)

一墙之隔,就是他的新家。屋舍整齐,地面平整。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一应俱全。他打开电视,邀请大家观看IPTV电视,还给大家泡上莓茶,房间里弥漫着茶叶幽幽的清香。

“我之前在外打零工,每年就几千块,生活压力非常大。”阳建民说,自身也缺乏技术,即使常年勤劳劳作,也没能变家里的境况。他提到,2014年他家认定为贫困户,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以及中国电信的结对帮扶干部来到了他家,对他进行帮扶。

2017年,阳建民享受危房改造的政策,告别住了三代的土坯房,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整洁平坦的大路就在门口,住房,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电信在村里修建4座基站,在深山的家中也能打电话,再也不用四处找信号。女儿考上职校,学费全免。“条件在一天天改善,日子也没有原来那么紧张了。”

发展产业,不仅采集蜂蜜还种上莓茶

(阳建民进行摸索实践后,莓茶种植变得轻车熟路。)

位于深山的瓦子坪村,孕育了一种独特的产业。“山上的花朵,一年四季都盛开,还不重样。”阳建民的对口帮扶干部,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的何开明说,村里养蜂人众多,蜂蜜成为一项传统产业。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电信帮扶干部以及村委的支持下,阳建民的养蜂产业越做越大。“以前只养了十几箱,现在有60多箱。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全新种类蜂蜜出产,香甜甜的口感味道特别好。”他说,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经常上门采购蜂蜜,帮助自己解决销路的问题。

除了蜂蜜,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和电信结对帮扶队员为了开拓多条脱贫渠道,提出了更多的方案。“我们在张家界学习,发现莓茶气候条件和本地相似,决定引进这个产业。”何开明说,他们想到勤干的阳建民,和他简单一说,很快就一拍即合。

(阳建民成立了醴陵市赵公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万事开头难。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和电信结对帮扶队员请来了专家手把手教,阳建民缺乏种植经验,第一年没有什么收成。满脸的汗水夹杂着泪水,他心里五味杂陈。

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再次组织他到外地进行培训,并请来专家授课。阳建民再次引进莓茶幼苗,在倾注大量精力进行摸索实践后,终于掌握莓茶种植技术。“现在一年下来,加上蜂蜜的收入,我一家就将近有6万元了。”乐呵的阳建民脸上笑开了花。

霉茶适合发展为成片产业,为了带领村民一起致富,阳建民告诉记者,他成立了醴陵市赵公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少村民也入股,将来按照比例划分利润。“我脱贫了,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脱贫,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张圣曜 何开明 杨细浩 吴涛

编辑:许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