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在路上——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

来源:会同 编辑:许诺 2020-09-22 15:36:26

脱 贫 攻 坚 在 路 上

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

雪峰村是会同县最偏远、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全村共有214户676人,其中侗族、苗族占总人口的74.2%,村民散居在雪峰山深处十多平方公里的沟岭间,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1.5%,一度“穷得让人心痛”。自工作队进驻以来,雪峰村将文旅扶贫融合发展作为脱贫攻坚致胜“法宝”,深挖盘活当地红色、古色和绿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云上雪峰”品牌。二年多来,经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奋斗,2019年底,雪峰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并且从省级深度贫困村蝶变为脱贫致富的“网红村”,先后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怀化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怀化市同心美丽乡村示范村。会同县党员培训教育示范基地。

雪峰村是2016年红光村和老雪峰村两个村合并而成。现有村干部6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依靠外出务工和务农。集体资产极少,省驻村工作队刚进驻时集体经济仍然为0。该村贫困主要原因在于地处偏远、劳动力不足、信息闭塞、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

目前,全村常住人口176人,其中:60岁以上90人介于18岁与44岁之间的青壮劳动力仅为10人。且特殊人口较多,全村残疾24人,五保2人,低保15人。

政策落实情况: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全部由政府代缴,参保率100%。完成危房改造64户。易地扶贫搬迁8户(3户本村安置,3户连山安置小区,2户县城安置)。教育补贴36户。产业补贴63户。医保、社保、养老金、低保金、教育补贴等等各类扶贫政策全都落实到户,无一遗漏


三年攻坚克难,终于啃下“硬骨头”


三年来,驻村工作队在这这4件事上下足功夫:

一、筑牢战斗堡垒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扶持产业发展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1.筑牢堡垒。作为一个刚合并不久的村,党员干部队伍团结,组织凝聚力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通过本地红色文化激励和定责定岗、谈心谈话、开诚布公等方式方法,雪峰村提升了支部党员担当作为,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

2.牢记使命。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雪峰村组织开展了“真扶贫、扶真贫、我为党旗争辉”、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溆浦行、牢记扁担坟精神等系列实践活动。全村党员出勤率保持在95%。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坚定了党员政治信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了支部的战斗力。

3.他山之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工作队多次组织带领村干部、支部党员及致富能手等外出参观新农村建设,考察产业,交流脱贫致富经验等。开拓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坚实基础。

4.培育力量。“从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从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从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村干部、把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标杆”。通过工作实践,干部后备队伍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培养。

雪峰村围绕这四个方面先后组织“三会一课”28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培养后备干部7人,接纳预备党员6人,转正4人。外出学习交流8次,足迹遍及长沙、浏阳、娄底、湘西等地。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直是制约雪峰发展的瓶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方寻求支持、多方谋求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经过三年奋斗,基本解决了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安全饮水、水利灌溉、出行、通讯等多重需要。就学、就医、文化、教育、体育活动开展场所以及村级组织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

水利建设(兴修水利项目18个)

自来水入户全村覆盖。(全村覆盖)

修建7处防洪堤和拦水坝,进行了河道清理。

修建公共排水沟1.6公里。

灌溉水渠修建将近13公里(是百姓最关心的水利建设)。

道路修建(新修道路项目22个)

新修和扩建联组路7.38公里。

新修林区路9.6公里。

新修和改造入户路3.24公里。(全村覆盖)

新建产业路4.1公里。

全村所有通组路都已拉通,每个团寨都有2条路可以出行,并且绝大部分联组路面已达到4.5米宽。保证了即便道路塌方也不会堵在家中。

农网改造(改造农网项目3个)

生活用电:入户电路改造全村覆盖,确保生活用电安全。

生产用电:去年实施全村农网增伏130KW。今年年初,针对竹木加工厂、文旅项目等生产用电进行了加装变压器和用电线路安装,满足了现有所有生产生活用电。

公共服务设施(修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7个)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幸福家园山货集市、卫生室、文化广场、长廊、舞台,改造村部小学、5个停车场、6个书香驿站、9个文化凉亭,民宿改造全村覆盖

三、扶持产业发展

着力于“输血”与“造血”共存,“速效”与“长效”并举。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思路,创新“产业+脱贫+集体经济+生态建设”的经营模式,推动“云上雪峰”贡米、高山茶园、楠竹加工、文旅民宿等四大主导产业与脱贫攻坚互促互动、深度融合,形成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多元发展产业格局,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和雪峰百姓长期长效受益。

雪峰乌骨鸡

利用雪峰林地面积辽阔、雪峰原生性态良好以及乌骨鸡、雪峰浪牛市场赞誉度高、百姓喂养经验足,成立雪雾养鸡专业合作社牵头散养雪峰乌骨鸡;激励雪峰界养牛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截至目前,投入资金27.362万元,发放鸡苗1.25万,帮助销售乌骨鸡62.147万元、鸡蛋21.8万元。‬

雪峰浪牛

全力扶持养牛大户,奖补修建牛棚,圈定养殖范围。帮助其销售牛肉2765斤,销售金额达15.2075万元。

“云上雪峰”贡米

利用高山冷水浸泡、富含人体微量元素的土壤优势,引进会同新有爱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云上雪峰”贡米基地(辐射周边六村,目前销售贡米4.117万斤,杂交米2.084万斤,销售金额52.2817万元;与四川省湘之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高山辣椒70亩;与会同生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种植太子参20亩。

歌郎云雾茶

利用高海拨、无污染、生态好,成立歌郎专业合作社,开垦种植593亩高山有机茶园,投入资金432.2万元。还有两年即可采摘。

乡村旅游

利用大自然馈赠雪峰秀美风光和深厚红色文化、古色文化底蕴,引进湖南荣智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首期投资约400万元,打造了“微长征——沉浸式体验党(团)课”路线、“竹林七贤”高档民宿、写生研学基地等。

楠竹加工

以“优质企业+村集体+致富能手”的模式,合股成立了雪之峰楠竹加工厂。年产值约8千吨,年净利润将达80万元。

(乡村旅游和竹木加工厂将作为雪峰未来的支柱产业。摆脱农业单一模式,迈入初加工和服务业,借此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来振兴乡村)

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融合中同行,并且始终定位于:乡村的复兴、振兴始于经济,归于文化。为此,驻村工作队在走进雪峰就着手发挥行业扶贫优势,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建章立制

为了更好的加强乡村治理和高度自治,营造良好文明乡风,出台了雪峰村《村规民约》,并制作村标村歌,明确规定了尊老爱幼、卫生评比、红白喜事、种养矛盾等。并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引导,培育雪峰文明乡风。

传承优秀文化

作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村落,雪峰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古有元明时期“云上雪峰”贡米的由来,近有雪峰山抗战、红军长征等红色革命故事。通过走访老乡贤,挖掘整理了7个民间传说。组织传承打苗鼓、唱侗歌、学傩舞等优秀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达400余人次。开展包棕子、打糍粑、打山棋、牛角棋等系列民族民间活动20余次。举办三八、端午、中秋、尝新、重阳、春节等系列节庆。村民也慢慢关注和重视本村的文化,并沉浸其中。

开展志愿服务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省文化馆、湖南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省博物馆、省花鼓剧院、省京剧院等省市县文化志愿者们不定期入村开展服务,“播撒艺术种子”艺术夏令营、妈妈又回来了、传统曲艺走进雪峰、山里娃走进湘博等等志愿服务品牌成效显著,突显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扶智扶志”帮扶实效,帮助村民、留守儿童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狙击了代际贫穷。引进了高水平的文艺晚会入村演出、举办了村民自编自演的雪峰首届春晚。带领村民洗去脚上泥巴走出大山参与省市县各类文艺活动和比赛,让雪峰村民增加了文化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文化自信洋溢在山村各个角落。

推进人居环境改造

厕所革命、房前屋后水沟硬化覆盖全村;全村主干道、自然团寨、房前屋后种植果木近万棵,樱桃大道、杨梅大道、黄桃园、黄金贡楠园初具雏形;格桑花海、杜鹃花海点缀村寨。通过组织卫生评比,更改了村民的卫生习惯,通过组织垃圾外运、废旧栏拆除等一系列举措让雪峰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实施“幸福家园”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创建了雪峰村“爱心公益协会”,制定实施了“幸福家园”计划。就尊老爱幼、乡风文明、卫生评比、助学圆梦、帮难救困、勤劳致富等方面进行激励、弘扬。为长期有效推行,村工作队先后筹集社会爱心资金89.287万元。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村盛行。


新雪峰,新征程


自驻村帮扶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对雪峰村给予了大力支持:

截至日前

投入资金:2208.15万元。

销售农产品:161.1221万元。

集体经济:连续两年都接近20万元,三年后,各合作社分红预计增收至80万元。

贫困人口人均收入:通过百姓的自力更生、不懈奋斗,从2017年底的2796元/年,到2019年收入增收至11368.5元/年。

自驻村帮扶以来,雪峰村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路变宽了,路好走了;

不用挑水了,河道变宽了;

村庄变美了,家里舒适了;

百姓脸上笑容多了…………

自驻村帮扶以来,雪峰人也已形成共识,将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党建强村

生态立村

产业富村

文明兴村

来源:会同

编辑:许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