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湖南约有半月,目前,督察组正在开展下沉督察。从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湖南,到2018年的督察“回头看”,督察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高位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环境问题,增强公众获得感。那么,这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到湖南,又是为何而来?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总协调人、华南督察局局长岳建华说:“我们是来‘画像’的。”对省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省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和担当作为情况,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开展督察。“更是来找症结、破僵局,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的。这个思路与历次督察一脉相承。”
湖南省副省长陈文浩也表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到湖南,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全面检视,更是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
解决老大难问题
高位推动添助力,不为挑刺为纾困
“如果没有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这件事可能不会做。”湖南省一位发改系统工作人员说,“督察对工作推动很大。”
他所指的是湖南娄底的砷碱渣处理问题。娄底的锡矿山开采历史悠久。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娄底市有大量含重金属废渣简易堆存在山体、河道中,长期未得到妥善处置。娄底锡矿山地区积存混合砷碱渣超过100万吨,仅有的砷碱渣无害化处置中心,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从乏人问津,到一批技术专家被请来出谋划策、研发生产线,砷碱渣治理因督察而不同。娄底市锡矿山先后取缔选矿手工小作坊145处,将90多家锑冶炼小企业关停减少至8家,完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400亩,治理含重金属废渣5200万吨,植树造林1.6万亩,建设两万亩矿区复绿示范基地。
同为“老大难”问题,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也因督察有了新成效。洞庭湖被称作“长江之肾”,洞庭湖生态质量,直接关乎能否“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省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坦言,过去也为此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有限。在督察推动下,湖南省清理湖区保护区核心区近10万亩欧美黑杨,强力推进港口码头专项整治,依法拆除47万亩矮围、网围,用13天时间坚决拆除延续17年的下塞湖矮围,湖区水质总磷浓度开始下降,越冬水鸟数量创近十年之最。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群说:“督察极大地推动了环境问题的解决,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湖南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处长陈华,对此也有同感。他表示,几轮督察下来,从省里到地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不断提高,共抓督察指出问题的整改,氛围愈发浓烈。比如,乡镇污水收集处理问题,点多面广,相关设施建起来难,运行也不易。“所以我们考虑要借助督察的力量,推动这项工作。”陈华表示,要让乡镇领导干部对相关问题更加重视,并愿意为此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
据悉,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湖南省建立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14位省领导督办14个市州整改的高位推动机制,对标对表中央要求,严把验收销号关。
在此背景下,湘潭市绿心地区违建仿古建筑、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建小水电站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督察不为挑刺,而旨在解决问题。
在本轮督察中,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震虹发现,督察组调取的相关资料,都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其中也包括发改部门工作中尚存困惑的问题。“通过他们调资料,我们就自己再想一想,该怎么干,把一些思路给理清了,对下一步工作应该是有很大的促进。”
同样表示很受启发的,还有湖南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处长陈华。几天前,督察组在湘西发现,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站的作业方式既影响环境,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等有害气体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当地个别人员见势便琢磨着,要不赶紧把小焚烧炉都取缔了?督察人员立即制止了这种“一刀切”行为,指出要实事求是,科学推进。
这让陈华感觉到:“督察特别务实。”不是一味找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服务高质量发展
企业涅槃迎新生,城市整改教训深
在老观念里,想发展经济,环保就要适当睁只眼闭只眼。但督察案例表明,忽视环保,恐栽跟头,重视环保,方可行稳致远。
在湖南,企业因督察而“历一时之阵痛,焕长久之生机”的例子并不少见。
位于长沙、株洲、湘潭3市接合部的清水塘工业区,紧邻湘江,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株洲冶炼厂,就是其中的龙头企业。然而,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铅锌冶炼企业,一度在“企业排放总量大”与“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矛盾中问题突出,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不理想。
2017年初,清水塘工业区启动搬迁改造。此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助推加速搬迁进程,倒逼株冶腾笼换鸟,升级迭代冶炼技术。去年,企业效益创下近十年来最佳。湖南有色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经过两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后,深刻体会到“抓环保工作不仅靠责任,也要凭良心,还要真用心”,也深深地被督察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促整改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
与老株冶境遇相似的,还有另一家上市企业——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督察人员还记得,几年前到访这家企业时,厂区空气中不时飘来一股股氨气的味道。经年累月,这种酸性气体将闲置在厂里的老拖拉机和各类金属设备,腐蚀得锈迹斑斑。其下属的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被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点名批评。
此后,湖南省和郴州市环保部门,对柿竹园、瑶岗仙开展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全面排查其环境安全隐患和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企业也主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改进生产和环保处理工艺。如今,资源利用率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也更高了。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背景下,湖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整治“地条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推动化工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等,成效显著。
督察,于污染企业而言是涅槃重生,于一度忽视环保的城市而言,是及时止损,教训深刻。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锰矿开采一度非常普遍。一些山间矿区密布,作业粗放,导致生产废渣污染等环境问题,并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有多处提及相关问题。多地近年下决心整治。但据湖南省经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湘西为例,整治费用可能将十倍于当地锰矿过往所创造的财政收入。“真正要算清账,过去那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位负责人说。
无独有偶,益阳市石煤矿山治理也花了大价钱。石煤是一种含碳少、热值低的燃料,其中硫含量及镉、镍、砷等重金属含量较高,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含重金属废水。石煤矿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主要服务低端市场。督察曾指出,石煤矿山露天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益阳市举一反三,投入数亿元,整治域内石煤矿产业。如今,一些曾因开采而被“啃秃”的山头总算复了绿。
“都是代价啊,想想就心疼。”督察人员感叹,湖南一些市县财政本就不宽裕,个别整治项目成本或许尚可负担,“可要是都按这个思路,先破坏后治理,那得花多少钱啊。”
督察人员坦言,湖南各地积极推进督察指出的环境问题整改、及时纠偏纠错,值得点赞。“同时,我们更希望推动机制建设,提高决策者的系统性观念,把生态账、经济账算在决策之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增强群众获得感
信访投诉有回音,问题重治更重防
“感谢督察组,养猪场养殖废水问题已处理。”4月13日,中央第六生态环保督察组收到举报人的感谢电话。
几天前,这位举报人电话投诉,4家私人养殖场污水乱排乱放,流经农田并排入附近河流,导致下游鱼塘鱼虾死亡。督察组接到投诉后,立即移交转办,推动当地立行立改。
截至4月19日,中央第六生态环保督察组共向湖南省交办13批信访件。
群众不仅来信来电,还寄来了U盘、光盘里的电子材料。一位信访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知道藏在这些材料背后的公众期待,所以自己每次拆开来信,都会珍之重之。群众的每一通来电都会被录音,每一份纸质或电子信息都会被扫描或上传入档,每一个有效投诉都会被登记在册、移交转办。信访件办理情况还会向社会公开。
据统计,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期间,督察组共向湖南省交办近9000件信访件。截至本次督察进驻前,绝大部分已办结。
几年来,督察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其中就包括群众多次投诉而未得解决的问题。例如,湖南临武县在处理群众反映多年的石珠兜村饮用水井污染问题时,无视村民家中末梢水浑浊度、氨氮均超标的事实,公示称“石珠兜村内水质正常”。2018年7月再次接到投诉后,又以更宽松的水源地取水水质标准作为判别依据,再次掩盖末梢水氨氮超标事实。直到2018年督察“回头看”进驻前,县政府迫于问责压力,才着手解决。仅用时一周、耗资20万元便基本解决,与之前群众长期投诉未果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督察人员分析,这类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部分地方对群众身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闹成大事情,失去了群众信任,工作陷入被动。同时,一些小型开发项目因选址、审批等不合规,从落地起就为日后厂群矛盾埋下了伏笔。例如,部分涉矿企业选址与居民住所距离过近,噪声、粉尘等问题影响公众生活,引发纠纷不断。一旦矛盾激化,很有可能造成三输局面——居民行为过激踩了法律红线,企业生产被“闹”停,基层引资计划落空。
“生态环境问题,要治更要防。”督察人员表示,督察重在督政,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转变发展观念,开展科学决策,从根子上避免这种“娘胎里带问题”的项目落地上马。同时,对于现存的问题矿区,鼓励采取技术升级、矿产置换或关停并转等综合手段应对,“而不是单纯依靠环境执法处罚或者粗暴关停。”
中央第六生态环保督察组成员笑着说:“如果还有人觉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只是来‘关企业’的,那真是误解督察了。”
来源: 中国环境
编辑: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