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椅的故事十二:杨兰巧对对联

编辑:redcloud 2016-05-13 14:40:13

  杨兰,生于光绪三年(1878年),家住高椅古村乙甲大井形。

  杨兰出生贫寒,苦读诗书,但一直怀才不遇,平时以教书或给人写诉状为生。精通对联,毛笔字写得极好,目前村民杨荣海老宅的门头和大门两边还留有杨兰的墨迹,即大门上有一副阴刻的对联和门头上书写的“关西世家”四个遒劲的大字。

  杨兰最精通的还是对联。

  杨兰20岁完婚,婚宴设在自家那栋破旧的窨子屋里。他触景生情,随手写了一副上联:

  旧屋打新房

  亲友看了对联,显然字面浅显,但寓意颇深,有人续上下联,但杨兰左看右,硬是不满意,最后还是他自己续上下联:

  熟人干生事

  这副对联具有用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之妙。除此之外,它在声调上,上下联平仄对仗,自无可非议;在用事上也非常贴切。亲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某年,杨兰到某地的一家私塾教书,乡中有一位叫胡竹的绅士,很看不起其貌不扬的杨兰,意欲为难他,便出一对联,限他即时对上,否则驱逐出村,不准来此地教书。

  上联: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

  杨兰一听,觉得这绅士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语气骄横之极,心中自有打算。这对联最难的是上联第一个字嵌有作者的名字中的一个“竹”字,他在下联中必定要嵌一个“兰”字。他思考一会儿,当即写出下联:

  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针锋相对,捷巧之至,杨兰对得巧妙,而且绵里藏针,字里行间相当的辛辣。绅士知道杨兰不是等闲之辈,只得变换一副笑脸,拱手相迎。

  杨兰是一介穷书生,喜抱不平,见有贫民受迫害,遭冤枉,哪怕是两肋插刀,也要尽力相助。每代人撰状申诉,投状衙门,多是胜诉,以致为豪绅痛恨。有一次,杨兰遭人诬告,拘到官府,官府要以治罪。当审问时,县官听说杨兰是一介穷书生,很瞅不起,当即提出一联,限令即刻属对,否则严加惩办。上联曰: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

  杨兰思谋片刻,立即对出下联: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县官听毕,当即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杨兰踏步而出,拂袖走出衙门。县官别无他法,只好任杨兰扬长而去。

  (作者 杨国峰)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