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咱这一家子④丨世界那么大故土才是家:掘进!向着小康生活出发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郭薇灿 张必闻 徐士洁 欧阳璐 钟家英 王波 连政 编辑:许诺 2020-07-30 00:46:38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红网推出年度大型融媒体策划——“咱这一家子”,聚焦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下,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与幸福点滴。记录他们一家子的2020年,探寻他们脱贫奔向小康的“幸福密码”。

014副本.jpg

白先钊在常德市石门县的专业技术学校进行电商培训。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郭薇灿 摄影 张必闻 徐士洁 后期 欧阳璐 钟家英王波 配音 连政

“咔嚓!”铲子抬起,驾驶舱转动,一只稚嫩的小手把住了方向盘。3岁的白业旭骑上爸爸给他买的玩具挖掘机,神气得不行。

挖掘机摆臂、挖土、倒土······这一招一式,像极了爸爸白先钊的风范。

白先钊是石门县壶瓶山镇平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美绒的女婿,今年32岁。4年前,他结束了在外漂泊打工的日子,选择回到故土,同合作伙伴一起用一台挖掘机打开了创业的局面。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白先钊,在家乡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凭借经验和技术,扎根农村。曾以为自己不会再像父辈那般依恋乡村,几年后的他终于明白,什么叫“故土难离”。

初出茅庐还债10余万元

白先钊不是本村人,他老家在离平洞村20公里开外的耍武村。和王美绒的女儿覃佐英一样,白先钊也是吃苦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特别穷。

“父母很支持我读书,是我自己读不进去。”想起当年那个任性的自己,白先钊懊悔地摇了摇头。十六七岁,他就去到广东“打工”了,与其说是打工,不如说是在那里“混”了一年多,并没挣着钱。

后来,白先钊回家考了货运执照,经人介绍,去到了离家更远的北方,甘肃、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因为北方的工资更高,他在那里的矿山上给人开了好多年的铲车和大货车。

2008年,白先钊揣着挣到的钱,回老家盖了房子。由于父亲病重,家里刚看到的希望,又破灭了。“治病欠下了10多万元的外债,还了好多年。”

在外打工的日子,让白先钊极其没有归属感。

在外漂泊多年,2013年,25岁的白先钊回到湖南,在长沙从事装修行业,做水电工程。因为各种原因,他还是赔了钱。

曾经,白先钊努力想变得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但受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等因素制约,城市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座“他城”。

挖掘机带来的幸福

009副本.jpg

开挖掘机的白先钊。

2015年,对于白先钊来说,是人生出现转折的一年。年初,他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石门县壶瓶山镇。

在家待业了半年,转眼到了6月份,白先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敢轻易接触创业项目,正处在迷茫之中。

“先钊,你现在在做什么,有什么打算?”这时候,同村一个叫龚道建的人找上了白先钊,他是耍武村村主任,比他年长10岁。这个从小看着白先钊长大的“老哥”,真心想帮“老弟”一把。

龚道建提议,两人可以合伙买一台挖掘机,接工程修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一个地方要发展,挖掘机作业的需求量一定会增大,白先钊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经过商议,最后两人总共花费50万元在二手市场买了一台中型挖掘机,每人出资25万元。白先钊那25万元,一部分是他的积蓄,另外一部分是从农村信用社贷的款。

因为经常在镇上作业,白先钊认识了在宾馆当前台的覃佐英。一来二去,两人谈起了恋爱。转眼到了2016年的农历腊月,两人结婚。恰好这时,王美绒家享受国家政策盖的新房也竣工了。

和覃佐英刚刚在一起的时候,白先钊就知道她家的情况。由于母亲王美绒治病常年需要花钱,家中一直债台高筑。尽管如此,白先钊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个曾经几乎破碎的家庭。“我当时对她说,家里有欠账没关系,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努力,生活都会好起来的。”

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011副本.jpg

正在写入党申请书的白先钊。

这几年,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3年前,长沙至石门的城铁通了,今年年底又即将开通高速。如今,水泥路也通到了自家门口。壶瓶山镇修路搭桥盖房子,工程需求量大,白先钊开挖掘机的收入也成倍地增长。

“有什么新鲜东西,只要家里人想吃想用,不管价钱,他马上就买回来了。”说起女婿的孝顺和如今日渐红火的日子,王美绒笑得合不拢嘴。

算起来,白先钊在镇上开挖掘机也有4年时间了,但在今年遇到了瓶颈。“以前生意好,一单接一单,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一部分时间闲在了家里。”

在工程停工,挖掘机停摆的这段日子,白先钊的脑子并没闲着。

很多人都知道,云雾缭绕的壶瓶山,海拔高,水土好,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在白先钊小时候,他就听父辈们说,在大山深处有很多野生茶树,无专人看管,虫子也不吃,更没打过农药。如今,这些茶树越来越稀少,不成片地散落在高山丛林里。

“要爬很高的山才能采到,用野生茶叶做出来的绿茶,虽然产出很少,却有着特殊的香气,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山里宝贵的自然资源,让白先钊打开了另一条思路,他想在村里办一个生活茶厂,做精加工的野生茶叶。“现在都提倡环保,我想把闲置的自然资源重新激活。”

目前,壶瓶山镇全镇有茶园3万亩,目前正全力打造“全域有机茶园”,是壶瓶山的重点产业,白先钊的想法与镇上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因为很早进入社会,一直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白先钊基本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从走出大山的第一天开始,他也没有想过,自己还会回到这里。

“一个地方发展好了,挣钱的路子也多了。留在这里,同样可以圆梦。”现在,白先钊的想法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回家的这几年,他发现自己对这片土地渐渐地割舍不下了,他想留在家乡发展。

如何跳出“舒适圈”,拓宽挣钱的路子,白先钊一直在思考。

有了好产品,还要卖得出去,卖得起价。他知道,现在互联网产业不仅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也很火。特别是疫情期间,他感受到了网络带货的强大。

近年来,壶瓶山镇每月摸排一次农村劳动力基本现状、已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情况以及未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情况、就业意向等信息。根据上级相关培训和镇级农技培训安排,结合贫困劳动力自身培训意愿,积极推荐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近一年来,组织了5000多人次参加了茶叶加工、蜜蜂养殖以及电商培训。

上个月,白先钊在壶瓶山镇政府的组织下,走进了县城的培训学校,开始了电商培训。“七一”前夕,他郑重地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我们家享受国家政策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想通过党组织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白先钊说。

咱这一家子③|一张医保卡 刷通大山里的就医路

咱这一家子②丨茶叶炒出“幸福味”

咱这一家子①丨壶瓶山下,一顿盼了10年的团圆饭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郭薇灿 张必闻 徐士洁 欧阳璐 钟家英 王波 连政

编辑:许诺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0/07/30/77962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