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坚持下来,将爱好变成工作,将想法变成作品,累也就自然变成了享受。我们不仅要突破根雕上墙装修的技术难题,更要将木雕这门手艺往传统手艺文化发展,同时要扩大产业文化感染力,扩大产业规模,帮助更多老乡回乡工作。”初见向昌平,他灿烂又自信的笑容,侃侃而谈的话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脸上透露出年轻创业者的阳光、朝气和稳重。
20年匠心坚守,向昌平“雕”出了自己小小的“家居王国”,他为创业的“后浪”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12月15日,细雨霏霏,寒意微微,在湖南守艺手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厂房内,向昌平忙碌有序。
38岁的向昌平是堡子镇人,湖南守艺手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从业20余年,从古建到家具,他一直在和木头在打交道。
“自己喜欢木头,在工艺厂学艺七八年,打算往更深层次发展......”聊起创业经历,向昌平侃侃而谈,他的眼里闪着光。
17岁那年,向昌平开始接触木雕工艺,先后到福建、云南拜师学艺,聪明好学的他,经过多年刻苦钻研,深得师傅赏识,事业也小有成就。
不甘平庸的向昌平,总想出去闯一闯,他先后辗转广西桂林、云南腾冲等地,从古建到家具到根雕再到“根雕上墙”,根雕与家装相结合,多年拼搏,他的生意规模越做越大,在深圳、长沙、武汉、桂林等地开了多家直营门店,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
“会同人是最恋家的......”常年在外漂泊,向昌平心里始终没有归属感,木材的根在他手中雕琢成不菲的工艺品,然而自己的根又在哪呢?
向昌平陷入了沉思,回乡创业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2018年,会同县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战略,该县把争资立项、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商招商、乡情招商”成为会同县招商引资的法宝。
当年,会同县招商团队主动找到向昌平,邀请他回乡发展,并详细讲解“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系列优惠政策,向昌平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搭上了政府招商引资红利这趟“顺风车”,回乡创办了湖南守艺手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当时湖南商会会长也在高薪聘请我去长沙当工艺美术师。”面对县领导盛情邀约,向昌平陷入了两难抉择,一头是大城市的机遇,一头是游子的乡愁,向昌平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
如今,向昌平在桂林的根雕产业发展已成规模,他也被评为桂林市工艺美术大师、中级工艺美术师,获得省市级各类大奖。他带出去的一批批乡亲,也都成了技术骨干。
“开始做没经验,现在技术各方面都成熟了,一个月有一万多块钱。”8年前,50岁的梁明枝从会同跟随向昌平到广西桂林,从一名普通木工转型成为一名根雕技工,工资待遇翻了三倍。
在向昌平的厂房里,像梁明枝一样实现月薪过万的员工就有八、九名。
一路艰辛一路歌,转眼8年又过去了,向昌平把当初带出去的乡亲又带了回来,他还在当地招收了新的木工,为乡亲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添砖加瓦。
现在,向昌平正在钻研“根雕上墙”技术,计划将传统工艺与家装新技术相结合,既有工艺美又具备实用性,还积极谋划打造一个根雕艺术的展厅。
“根雕家具,家装应该可以做成一个产业,产业化,而且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做,一直在朝这个方向。”
从“带出去”到“带回来”,向昌平希望公司能成为县里根雕匠人的艺术基地,擦亮会同特色经济名片,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雕刻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向昌平正以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干劲,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奋斗的路上奔跑!
来源:本网讯
作者:记者 胡江勇 刘海 见习记者 毛羽 杨钦
编辑:张艺叶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0/12/16/870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