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委员风采】朱朝义:像蜡烛“照亮”学生 也“照亮”自己

来源:本网讯 作者:胡江勇 见习记者 付俊华 王敏 编辑:王俊林 2020-12-30 17:38:17

朱朝义上课.jpg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12月21日下午,记者在会同三中采访政协委员朱朝义时,他感慨激昂。

朱朝义将自己比作蜡烛,“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与学生不断进步、前行。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朱朝义是会同县政协委员、会同三中生物老师。多年来,他带领的科创团队,将科技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山区孩子打开了一扇“素质教育之窗”,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1986年,20岁的朱朝义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会同三中任教,他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从教34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忠实履行着平凡而光荣的使命。

“不仅书教得好,他还是一名科技痴。”会同三中师生这样评价朱朝义。


我爱家乡的古树名木组1朱朝义.jpg

当选政协委员以来,朱朝义始终围绕科技教育这一主题,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享受着与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乐趣。

早些年,怀揣着教育梦想,朱朝义背井离乡,到发达地区任教。良好的发展平台、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他感受到科技教育的魅力,也让他下定决心,要把先进的东西带回给家乡孩子。

2008年,学有所成的朱朝义放弃外面优厚待遇和发展平台,回到家乡任教。

“一个人飞得再高,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山区的孩子,家乡更需要我......”谈及十年前做的决定,朱朝义仍然自豪。

家乡科教事业滞后,如何打破僵局?成为朱朝义返乡任教遇到的首要问题。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何不组建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呢?

朱朝义积极向领导汇报,给同事耐心做工作。成立科技创新团队,没有专门经费,休息时间基本被占用,很多老师直接拒绝,只有少部分老师愿意听朱朝义把想法讲完。

“我很仰慕他,当时朱老师给我们讲了科技教育美好前途,我被他深深打动,我心甘情愿跟着他搞科技教育。”会同县第三中学杨海波老师当初被朱朝义那股拼劲感动,加入了科技创新团队。

朱朝义.jpg

在朱朝义不懈努力下,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了,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支持。

可仍有不少家长不理解,认为会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升学。面对这种情况,朱朝义心中清楚,只有拿出让人信服的成绩,别人才会停止质疑。

一个好的团队,掌舵人必须足够优秀,才能走得更远。朱朝义积极订阅专业期刊,购买专业书籍,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坚持自学;参加“国境计划”等业务培训,同时虚心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者求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以来,朱朝义主持或辅导的科创项目,先后斩获国家、省级奖40余项,个人先后荣膺“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

“我准备的提案是关于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对于我们基础教育来讲,这方面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我想从评价体系、课程开发、课程开设等,各个方面应该有所加强。”

2020年12月29日会同县“两会”正在召开,作为政协委员,朱朝义将准备好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顺利提交。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朱朝义告诉记者,他要老老实实当一名普通老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用生命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

来源:本网讯

作者:胡江勇 见习记者 付俊华 王敏

编辑:王俊林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0/12/30/88021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