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是小区治理牵头人,也是民主协商推进者——一位政协秘书长的身份切换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蔡烨 编辑:张艺叶 2021-11-16 16:45:27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11116164224.png

一个党支部、一个业委会、13名楼栋长,构成了会同县同福兴苑小区自治框架。这一自治模式管理下的同福兴苑小区,居住环境、物业管理等都有了新变化,被评为文明示范小区。如今,会同县从该小区发端,形成了在全国推介的“红色微管”小区管理品牌。

同福兴苑小区发生的变化,源于居民杨华晓的带动。而杨华晓还有一个身份——会同县政协秘书长。作为政协工作者,他把民主协商机制引入到小区治理之中,与基层党建相结合,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和居民自治,让小区展现出了新生机。

在小区居民中,杨华晓熟谙民主协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小区治理中得到了实现;在政协工作者中,杨华晓通过参与居民小区治理,对基层民主协商和社区自治有了更深入的体验。两种身份“切换”之中,杨华晓有了新的收获,小区也有了新的变化。

小区的事,居民商量着办

小区里随处见菜地,环境脏乱差,活动场所不多,配套设施不足,居民意见大,物业费也难收……建成于2011年的同福兴苑小区,有着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居住在此的杨华晓,对小区里的这些问题,有着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他有了变一变的想法。

去年10月,杨华晓自主筹建“爱心书屋”,利用假期租场地、筹资金、运桌椅、募集图书。不久之后,一个拥有2000余册书籍的“爱心书屋”在小区面世。

小区的孩子们放学后有了阅读场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改善,大家纷纷点赞,这让杨华晓感觉走对了。但他认为,真正要改变小区,需要全体业主的共同努力。

一个月后,小区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杨华晓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决定从改变小区居民的思想着手,并探索用民主协商方式治理小区。

同福兴苑小区业主有不少曾经是农民,进城购房后,从过村庄生活转变为在城市小区生活,生活方式的转变、户籍身份的改变让有些人长时间难以适应。

“我刚参加工作从农村到城市,也感到难以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杨华晓对此感同身受。为此,他写了《致小区业主(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呼吁大家转变观念,认同和热爱小区,提出筹备召开业主大会,让居民都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

一盆烧旺的柴火,几十人围炉而坐。年底召开的小区业主大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小区多年来积压的疑难问题被一一摊开来协商。但谁来牵头落实?杨华晓主动说:“我来牵头。小区要改变,就要开展居民自治。制定好管理制度,没有管不好的小区。”他提出,由党支部牵头,业主委员会具体管理,所有管理人员无偿服务,在小区开展全员民主协商自治。这一举措得到全体业主的响应。

随后,业委会一一梳理会上提出的问题,列出解决办法和工作计划。这场人人参与、共同决策的业主大会,运用基层民主协商的方法,开启了同福兴苑小区居民自治的新路子。

作为小区党支部书记、管理牵头人,杨华晓坦言,小区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刚开始面对时,自己心里也发慌。但他发现,在基层治理中,比起行政手段,民主协商方式更加有效,是做群众工作的好方法,用好了,力量很大。

小区治理,居民共同参与

一年来,在小区功能型党支部的牵头下,小区“红色物业+协商民主”治理方式成效显著,调整组建了业主委员会,厘清和公布了小区管理账目,制定了小区工作计划,小区党员带头担任楼栋长,建立健全了小区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送春联进小区、义诊进小区、公益电影进小区、“悦读”进小区等文化志愿活动,坚持每周六晚上给业主播放正能量电影,深受小区居民欢迎。

在开展民主协商自治的过程中,小区业主对自己城市居民身份的认同感也逐步增强。

为解决小区一饭店油烟扰民问题,业主委员会为其提供改造方案,并造好预算报价。业委会成员多次上门协商、以心换心,让房屋业主和店主主动承担了2万多元的改造费用,为住户营造了好的居住环境。

60多岁的张中华在小区四处占地种菜,以此赚取生活费。在接到小区环境改造的通知后,刚开始他不愿意配合恢复绿化,杨华晓上门劝说,还带动住户为其筹款以补偿菜地损失,这让老人家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今年,他参与到了小区管理中,并主动缴纳补齐了往年的物业费。

“物业费不能随意开支,所有支出事项均需开会表决,并设立账目监委会,小区党支部成员、业委会成员都是义务工作。”杨华晓说,小区管理主要是管好钱、管好岗,现在小区内部管理制度已越来越规范。通过民主协商自治,小区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管理成本。一年下来,小区各项收入10万元,支出8万多元,整体略有结余。不仅如此,单个住户的物业费也降低不少。

此外,民主协商自治还团结各方力量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比如,业主中有电焊工、木匠、修理工等,平时谁家有需要都可以找他们;有业主还带动邻居发展起产业经济。

小区治理模式,面向全国推介

小区环境好了,业主笑脸多了,邻里更团结友爱了……同福兴苑小区的民主协商治理模式成效明显,引来周边小区纷纷学习。

会同县从同福兴苑小区治理模式发端,衍生形成了“红色微管”小区管理品牌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红色微管”是指构建由小区党支部牵头,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帮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管理,以党组织为纽带,统筹辖区内各种资源,打造“暖心服务在身边”的服务模式,将医疗、教育、供水、房管、调纠等民生事项全部服务到小区。

目前,会同县3个社区党总支已升格为党委,在48个小区建立了党支部,选出楼栋党员小组长323名、党员中心户323名。通过亮身份、领岗位、办实事等举措,确保党员住在哪,党组织就覆盖到哪,服务就跟进到哪,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这一模式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现已在全国推介。

今年3月1日,杨华晓结合同福兴苑小区管理实际,撰写的《关于建立小区管理联动机制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采纳。根据建议内容,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将其纳入立法范围,即将出台《怀化市住宅物业管理若干规定》。

近期,杨华晓提交了《努力发挥小区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案。在他看来,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感越来越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协商自治将是一种有效的小区治理模式。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蔡烨

编辑:张艺叶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1/11/16/104028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