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决不负“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省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全省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湖南;统筹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系统治理,筑牢“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
12月2日,记者来到会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看到建设中的林青公路沿线植被恢复工程,在渠水沿岸打造出一条绿色的生态景观带。
近年来,为优化境内生态环境,会同县出台了《湖南会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为渠水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了地方性管理依据。大力实施河道采砂、网箱养鱼退出整治工作和“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四大建设工程,启动集成式智能化城乡垃圾转运系统,在公园境内乡镇实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渠水面山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逐步改善了面山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和维护渠水生态系统的功能。渠水湿地生态教育馆、大桥文化村、码头、植物园、界碑界桩、沿河电子监控、宣教长廊、湿地学校等建设已基本完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美丽湖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坚持湿地日常巡护和科研监测,坚决制止破坏湿地、非法捕捞等行为,将建设内容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科学统筹湿地保护与利用,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湿地环境带来的生态福利。”会同县渠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据介绍,会同县渠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将进一步实施科普宣教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等三大工程。规划在林城镇大桥村新建宣教中心,在会同县城的洲滩湿地植物园外围建立湿地宣教长廊;拟在渠水现有的洲滩、河湾和浅水区域开展不同类型的水禽栖息地营建;实施洲滩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恢复及团寨支流小微湿地建设,在连山高团和青朗木舟新建野外监测站 2个,开展湿地资源、生物资源、水文水质、气象与环境动态监测工作。
“我们将不负使命,继续做好渠水湿地保护与利用工作,守护好这一江碧水,为把会同建设成为两省边区宜居、宜业、宜游生态‘肺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会同县渠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张艺叶
编辑:毛羽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1/12/06/10491034.html